- 上海:3人(占比7.0%)
- 江苏:4人(占比9.3%)
- 广东:4人(占比9.3%)
从地区分布看,辽宁的球员数量最多,占比超过四分之一,展现出东北地区足球人才的优势。山东、湖北、江苏等足球强省也稳定贡献着大量国脚,上海、河南等地的球员同样不乏亮点。
2016年:年龄加剧老化
2016年,球队的集结人数增至47人,最大年龄依然是郑智(35岁),最小的球员为19岁的李铮、李新宇和刘世博。平均年龄约为26岁,虽然没有大幅增长,但主力球员的老化趋势愈加明显。
球员分布:
- 辽宁:14人
- 湖北:6人
- 上海:6人
- 江苏:5人
- 山东:4人
- 河南:3人
此年,辽宁依然是国脚的最大输出地,湖北和上海的球员数量分别为6人,显示出湖北的足球水平逐步上升。
2017年:扩大选材范围
2017年,集结的国脚人数进一步增加,达到61人。最大年龄为36岁的郑智,最小为20岁的张玉宁和杨立瑜,队伍的平均年龄为26.95岁。老将和新人的搭配让球队年龄层次更加丰富。
球员分布:
- 辽宁:16人
- 山东:10人
- 上海:8人
- 湖北:6人
- 江苏:2人
- 重庆:2人
辽宁的球员数量再创新高,达到16人,涵盖了多个年龄段。山东籍球员增至10人,成为第二大球员来源地。此外,重庆、云南等地的球员开始崭露头角,体现了中国足协对全国范围内人才的广泛选拔。
2018年:年轻球员崭露头角
2018年,球队集结了46名球员。最大年龄郑智(37岁),最小球员朱辰杰(17岁),平均年龄为27.43岁,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。
球员分布:
- 辽宁:11人
- 山东:7人
- 湖北:4人
- 上海:4人
- 河南:4人
此年,辽宁球员人数仍居首位(11人),老将如郑智、冯潇霆依然是球队的核心。除了传统的足球大省,西部地区的球员逐渐增多,尤以新疆和重庆的球员为例,体现出国家队选材的地域多元化。朱辰杰成为17岁的最年轻国脚。
2019年:新老交替与归化球员的加入
2019年,球队集结了最多的国脚,共计74人。最大年龄为38岁的郑智,最小的是17岁的陶强龙,平均年龄仍保持在27.43岁。主力阵容的老化趋势愈加显著。
球员分布:
- 辽宁:15人
- 湖北:9人
- 山东:9人
- 上海:6人
- 江苏:6人
- 天津:4人
- 河北:2人
2019年,辽宁球员数量达到了15人,郑智、冯潇霆等老将依旧在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。而17岁的陶强龙作为00后的新星入选,标志着新老交替的开始。同时,首次有归化球员艾克森(巴西)和李可(英国)入选,标志着国家队选材政策的调整。
2015-2019年:各省球员分布
在这五年间,共有124名球员被召入国家队。不同地区的球员贡献情况如下:
- 辽宁:29人,占比23.39%,为最多来源地。著名球员包括郑智、冯潇霆、杨旭、王大雷等。
- 山东:15人,占比12.1%。张琳芃、姜至鹏、于大宝等为代表球员。
- 湖北:14人,占比11.3%。蒿俊闵、梅方、曾诚等为代表。
- 上海:10人,颜骏凌、王燊超、傅欢等人入选。
- 江苏:8人,武磊、孙可等球员贡献不少。
- 河南:7人,郜林、于海等为核心球员。
此外,2019年归化球员首次亮相。艾克森(巴西)和李可(英国)的入选标志着中国足协调整选材策略,但这种调整也让人有些疑问,是否是一种“有病乱投医”的做法,毕竟这些归化球员并非年轻新星。
总的来说,2015至2019年间,中国男足的选材范围逐步扩大,覆盖了更多的地区。尽管主力阵容逐渐老化,但新老交替的步伐也在加快。未来,如何平衡经验和潜力,依然是中国男足面临的重要课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